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

Dr. J?


J小姐是我在上一個工作所認識的同事,因為同部門的關係所以我們還蠻要好的。她稱不上漂亮,但個性活潑隨和,所以朋友很多,大家也都喜歡和她相處。

自從我結婚後就漸漸和J失去聯繫;只聽到別的朋友提到我離開公司不久J也離職了,而J形容她的新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,但是工作內容是什麼,則沒人知道。小孩出生後,我生活越來越忙碌,漸漸地我也淡忘掉J這個人。 要不是在接小孩放學的途中被她叫住,我還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就是我以前認識的J。

J的臉上透露著疲憊,記憶中原本烏黑的秀髮變得乾燥凌亂;身形消瘦,身上的衣服像是勉強掛在竹竿上一般,隨時都可能滑落。 由於她氣若游絲的熱絡招呼,我也只好帶著小孩和她一起去附近的速食店敘舊。

「七年沒見啦,你小孩都這麼大了。」,J半瞇著眼看著小孩,我不自覺摟摟孩子,然後轉移話題。 『很久沒妳的消息了,工作的還好嗎?』

我瞧她吃力的將眼神從小孩身上移開,目無焦距的看著前方,說「工作?」

『是阿,前幾年聽說妳的工作好像還不錯,錢多事少離家近。』

「嗯,前幾年還不錯。」

『………』

J陷入深深的回憶中,我不想打擾她,只想趕快結束這次聚會。

「你有看過電影裡劉德華在路邊當人肉沙包賺錢的劇情嗎?我的工作跟他很像。」

聽到這句話,我手上的飲料因為震驚而差點翻倒。

J完全不理我,轉頭專心看著落地窗外熙來攘往的行人繼續說:「你知道嗎?這世界的人都不快樂。也許他們表面上是微笑著,但其實內心在壓抑。也許他們好像很有目的在前進著,但其實內心是惶恐的。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情緒的出路。」 J冷笑繼續道:「情緒的出路,哼!聽起來很深澳吧?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發洩情緒的方式,又不想帶著情緒回家破壞家庭或情人關係,所以就有了我們這種行業的存在。」

我越聽越模糊,J繼續:「簡單來說,我們提供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,承受別人的情緒暴力。讓想抱怨的、想罵人的客人可以最迅速的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。我們除了用電話服務,客人還可以選擇到現場來指著我們鼻子罵,罵爽付費回家享受天倫。一分鐘費用高的嚇人,但是客人還是絡繹不絕。」 「我本來覺得這是一個很輕鬆的服務業,我們不提供性服務,但一樣可以讓有需要的客人發洩。」

我想我吃驚的臉一定在J的意料之內,她又升起一抹冷笑,說:「各式各樣的人都有,深宮怨婦、低階職員、大老闆、政治人物、高中生…,各式各樣的抱怨和謾罵。我同事說我們就像一塊乾海綿,一直在吸收壞情緒,直到我們無力承擔為止;結果我同事上個月自殺了。哈哈哈。」

J無法抑制的狂笑,她尖銳的笑聲讓顧客側目,但她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:「前幾天,有個常客跑到公司找他常指定發洩的員工,趁大家不注意時拿出刀朝我同事身上亂砍,結果那位同事重傷身亡,客人也當場自殺。醫生說那位客人一直有心理疾病,而且長時間將我同事投射為他討厭的人。所以他選擇最後一次的發洩方式是同歸於盡。哈哈哈,這是我的工作,錢多事少離家近,哈哈哈哈哈。」

我在J刺耳的狂笑中倉皇帶著孩子離開素食店,但是她的笑聲卻一直環繞在我耳邊久久不去,我很擔心她這塊海綿何時會飽和。


再次看到J的消息在一個月後,孩子跟我說在電視新聞裡看到一起吃漢堡的那位阿姨。於是我趁孩子睡著後打開電視瘋狂搜尋夜間新聞,終於我看到了J的照片,螢幕上她的家人哭斷腸在海邊招魂,而跑馬燈寫著【投海身亡的女屍身分已被證實】。

我感到非常錯愕,蜷在沙發上久久無法起身,周圍的空氣凝結成冰,聲音也靜止了,益發讓我覺得孤獨。我想到老公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家,此刻應該在情婦的床上纏綿吧;上個月他也沒把薪水拿回家,而公婆臥病在床,小孩下個月要開學…。頓時我覺得肩膀上重的讓我喘不過氣,突然想起J的笑聲和她告訴過我的號碼,不知不覺我拿起了電話…..

2 則留言:

  1. 作者的話:
    人與人相處一定有互動,會分享喜怒哀樂,每個人都可以是別人的心靈導師和互相傾吐的垃圾桶;在「互相分享」的前提下,這些互動應該是平等且平衡的。但萬一有人只想單方面傾倒負面的情緒,那會是怎樣的局面?

    Dr.是「醫生」的縮寫,J的角色有點像是心理醫生,但其實又不是,所以我在標題後面加了個問號。J在故事裡是個悲情的角色,她做好自己的工作,盡力讓別人找到情緒出口,卻忘了自己其實也只是個血肉之軀。

    每人都應該當自己的心理醫生,找出情緒發洩的正當出口,這才是成熟的表現。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,若當事人無法掌握情緒,只會讓黑色漩渦不停擴大,最後吞噬了自己和旁人。

    有點黑色的故事,在受到莫名情緒波及的此刻來看以前的作品,不知為何特別有感覺!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要不要把電話號碼給放上來?

    :P

    回覆刪除